※活動檢討:
l 活動心得
這次營隊活動中,小朋友們對於化學科學實作展現出極大的興趣。我們安排了「熱冰」和「黑蛇」兩個實驗,藉由這些實作,小朋友們不僅能動手操作,還能理解背後的化學原理。在介紹完實驗步驟及材料後,小組合作進行實驗,小朋友們透過親身體驗,加深了對科學的興趣與好奇心。
另一個受到小朋友歡迎的活動是「視力平交道」,在活動的第一個部分,我們讓他們學習眼睛的構造及盲人與視障者的不同。而第二個部分,我們進行了兩個小遊戲。第一個遊戲是讓一位小朋友扮演盲人,其他小朋友用毛線製作圖案,讓盲人猜測圖案內容;第二個遊戲是讓小朋友蒙上眼睛,並給予一串數字,模擬視障者日常生活中的挑戰。透過這些互動,小朋友們不僅增強了對視障者的理解,也體驗到了他們面臨的困難,學習到更多關於包容與體貼的觀念,這些活動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,收穫滿滿。
「豬心解剖」與「骨頭知多少」作為核心教案,也深受小朋友的喜愛。在進行「豬心解剖」前,我們特別設計了口訣,幫助小朋友掌握豬心的構造,同時也強調了解剖課程需以尊重與嚴肅的態度面對,這不僅讓他們學到解剖知識,也培養了對動物倫理的認識。「骨頭知多少」則是在跑關前,先以簡單易記的口訣和問答來教授骨骼知識。跑關時,我們帶領小朋友觀察實際的骨頭模型,讓他們親自觸摸並探索骨骼細節,這些通常被皮膚包覆而看不見的構造,讓他們對骨骼的理解更具體。最後再透過遊戲與複習,讓小朋友鞏固所學,並對骨骼有更深刻的印象。這些活動不僅啟發了他們對科學的熱情,還教導他們尊重生命、探究學問,為他們的成長注入了深刻的教育意義。
由於我們營隊秉持著「寓教於樂」的宗旨,在專業課程之外,我們也精心設計了多樣的活動,像是運動會、逃走中、唱營歌和早操等,讓孩子們在學習之餘也能放鬆心情,釋放壓力。這些活動不僅是娛樂,還培養了他們的團隊合作精神。透過運動會和逃走中的競賽,孩子們學會了如何協作、支持隊友,共同達成目標;而營歌和早操的集體活動,則讓他們在歡樂的氣氛中體會團結的重要性。我們希望透過這些有趣的課程與活動,讓孩子們在學習科學知識的同時,也收穫更多合作精神。
l 檢討與改善(請列點說明)
我們的預期效益涵蓋了三個主要面向,分別是針對當地國小中、高年級的學生以及隊員(本校大學生)。在這次營期中,我們面臨了各種大小問題,因此我們將分為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檢討。
1. 綜合檢討:
(1) 招募情況:這次小小醫學營的招募情況不如預期,實際參與的人數比原先計劃少了5人左右,這使我們不得不調整教案配置以適應人數的變化。經過討論,我們認為未來可以加強宣傳力度,讓更多人瞭解這個營隊的內容與流程,吸引更多志同道合的志工加入。
(2) 活動場地:後龍國小的住宿設施雖然能充分地容納大家,但洗澡間卻只有一間,導致洗澡時間被延長到深夜才能完成。
(3) 營隊氛圍:由於教案的製作主要由熟識的隊員負責,導致營隊初期的熱絡程度不高,直到正式與孩子互動後才有所改善。未來應提前確立營隊服務目標,並加強靈修和團隊建設,以促進隊員之間的合作氛圍。
2. 醫學系教案:這次苗栗小小醫學營的教案分別有:豬心解剖、科學實作、胡迪的健康旅程
(1) 豬心解剖教案:豬心解剖是小小醫學營的傳統活動之一。讓小朋友們有機會親自動手,讓他們感受、觸摸並使用解剖刀解剖豬心,學習心臟的結構和生理功能。為了確保教案順利進行,我們在準備過程中花費大量時間來保持豬心的完整度並減少腥味。之後我們發現需要提前解凍豬心,所以當天我們提前兩小時將豬心拿出解凍。為了減少氣味和血跡,我們在解剖前將豬心留在塑膠袋中,等到開始解剖時才取出並浸泡在水桶中以去除血水,這樣處理後的豬心氣味較小,顏色也不會過於血腥。
(2) 科學實作:此教案主要針對中年級小朋友,講述非牛頓流體和聲音的特性與原理。除了講述這些原理及特性,我們還透過實際動手做簡易樂器、非牛頓流體,讓小朋友能在做實驗時能更了解所學的知識。然而,在教學過程中,部分小朋友會在上過程中拿出剛剛所做的排笛或卡祖笛,因此我們認為下次應該要先把手做的樂器先統一收起來,並更加嚴肅地進行教案,讓小朋友認識到這些內容的重要性。
(3) 胡迪的健康旅程:這個教案以分離焦慮症及過動症患者的角度出發,讓小朋友了解這兩種患者的世界。透過小遊戲以及利用劇情的模式,讓小朋友能夠更了解這兩種疾病。不過,由於教案內容對小朋友來說略顯複雜,下次我們可以考慮加入更多遊戲元素,吸引他們的注意力,讓他們更容易理解和吸收知識。
3. 護理系教案:這次苗栗小小醫學營的教案分別有:骨頭知多少、運動傷害保健
(1) 骨頭知多少:骨頭的構造對小朋友來說十分新奇,但如果一組人數過多,會導致部分小朋友無法清楚看到或觸摸到骨頭,容易分心或發生爭吵。因此,我們建議分成三關進行,每組約8人,這樣可以更好地維持學習效果。此外,由於只有一顆頭骨,無法讓所有小朋友同時觀察,我們建議增加到兩顆頭骨,這樣可以讓學習效果更全面。
(2) 運動傷害保健:這個教案除了教導小朋友如何使用三角巾來固定和包紮傷口,也教導在運動時該如何正確地使用肌貼。我們採用小組的方式進行,使場內秩序保持良好,並讓每位小朋友都能充分體驗包紮及使用肌貼。為了減少小朋友之間的爭吵,我們建議下次準備更多的器材。
4. 聽語系教案:這次苗栗小小醫學營的教案分別有:聽力樂園冒險、空中救援計畫
(1) 聽力樂園冒險:這個主題對小朋友來說相對較為陌生,除了介紹聽覺、聽覺障礙輔具以及如何跟他們溝通之外,我們也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。此外,雖然社會在進步,但許多人對於身心障礙者仍存有異樣眼光,儘管大多數人是友善的,但還是有很多人不太清楚如何與他們相處。所以我們透過故事引導、輔具介紹、觀念澄清,並教導小朋友們一些簡單的手語,例如:水果、動物、謝謝等,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利用這些手語跟他們簡單溝通,也希望提供不同的視角來理解和陪伴這些群體。
(2) 空中救援計畫:這個教案是所有活動中最受小朋友歡迎的。大家都對手做紙飛機及桃花心木很有興趣,不過紙飛機(非最遠的紙飛機、會轉彎的紙飛機)的折法有點困難,所以有時做到一半會想放棄,不過小朋友仍然樂在其中。之後可能會尋找比較簡單一點的實作,避免小朋友在過程中想放棄或是看不懂怎折。
5. 視光系教案:這次苗栗小小醫學營的教案分別有:化學科學實作、視力平交道
(1) 化學科學實作:這個教案也是很受小朋友歡迎的。大家都對科學實驗非常的有興趣,在做黑蛇實驗時,因為有用到打火機,所以我們到室外去做這個實驗,不過因為室外風有點大,所以最後改成教案負責人負責在教室前面做給大家看,以免造成小朋友的危險。而做熱冰的時候,大家都會想要攪拌裡面的材料,所以我們會在旁邊陪伴著他們,並且與他們一起攪拌,一方面可以讓他們更了解這些實作的原理以及材料,另一方面也可以保護小朋友們的安全。
(2) 視力平交道:這個教案除了介紹視覺、視覺障礙輔具之外,我們也以講故事的方式呈現。有時在路上看到視障者,我們會不太知道該如何與他們相處,或是不知道怎麼去引導他們,所以我們透過故事引導、輔具介紹、觀念澄清,並透過小遊戲帶領小朋友體驗視障者一天的生活,也利用毛線等材料製作成立體物品,隨後由擔任視障者的小朋友進行觸摸及猜測,體驗視障者的日常,我們希望孩子們能利用上課所學到的知識跟語他們簡單溝通,也希望提供不同的視角來理解和陪伴這些群體。
6. 活動案:這次苗栗小小醫學營的活動分別有:開結營、營歌、營舞、破冰、逃走中、運動會
(1) 點點功能的多樣化:建議增加紀念版點點的設計,當某個小隊集滿一定的點數後,可以在結營時獲得紀念版點點,這樣還能為小隊員留下更多的回憶。
(2) 建立其他獎勵制度:可以考慮引入點點消耗機制,例如在營隊活動中,隊員可以消耗點點來獲得更多優勢,比如在逃走中使用點點購買道具等。
跑流程的時間管理:在跑流程時,由於有時程耽擱的情況,建議下次在跑流程前讓負責人先自行評估並掌握時間,以便更好地調整安排。